合肥城市雕塑發(fā)展
在城市雕塑發(fā)展中,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建筑,說道合肥城市雕塑的發(fā)展,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合肥是并沒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,后來隨著歷史發(fā)展和建設,才逐漸誕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合肥城市雕塑。
新中國成立以后,合肥在舊時的私家花園、城壕的基礎上,興建起了一批城市公園。比如大家熟悉的逍遙津公園、包河公園、西山公園,以及一些街頭游園,等等。人們在建設過程中,開始注意雕塑作品的布局,增加藝術元素,豐富公園內(nèi)容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,雕塑作品開始從公園走上街頭,一般認為合肥城市雕塑起步于1980年。1982年,合肥市成立“雕塑辦公室”,開始有規(guī)劃、集中性建成一批城市雕塑,作品從形式、題材以及材質(zhì)上不斷豐富,根據(jù)其目的性分為紀念性雕塑、園林雕塑和建筑裝飾雕塑等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985年全市已有雕塑20組74件,而到了九年后的1994年增加至63組100多件。
相關資料記載,合肥最早立于街頭的城市雕塑作品是“淮河路園林路西端的‘思’”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讀書女孩”。還有一處是蕪湖路電信大樓前花壇里的雕塑小品,說起電信大樓可能還要想一會兒,它的另一名稱“大鐘樓”大家不會陌生。
九十年代至今,城市雕塑優(yōu)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。比如,和平廣場的“天地間”(藝術環(huán)球)、“書”以及華東地區(qū)最長的銅浮雕墻,勝利廣場的“勝利的凝結(jié)”和“時代之旅”浮雕墻,市府廣場的“遠航”、“百家姓綜合體”,淮河路步行街的“吉”、“樂”、“細雨”,逍遙津公園的“威震逍遙津”,桐城路的“夢回赤闌橋”、“海陽四家”、“黃山魂”以及“桐城派歷史人文之光”,天鵝湖畔的“魚水情”,琥珀山莊的“拉著小提琴的少女”,等等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別系統(tǒng)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