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牛民間的保護神
牛成為民間的保護神,淵源于遠古的動物圖騰信仰,后來演變?yōu)閯游锷?。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風(fēng)俗?!端?jīng)注·渭水注》引《列異傳》稱牛王本為南山大樟,被人盜伐,“樹斷,化為牛入水,故秦為立裙”?!豆沤駡D書集成·神異典》卷五四引《蓼花州閑錄》:“明中原來者,云北方有牛王廟,畫牛百于壁,而牛王居其中間。 ”近代民間供的牛欄神也是擬人化的神靈,每年農(nóng)歷七月二十五日、十月一日祭祀。
藏族古籍《創(chuàng)世諸神》還記載:當(dāng)初天牛神之子聶赤贊普從天而降,“遂來做吐蕃的牦牛部之主宰”。藏族地區(qū)“甲戎人供牛頭人身像,墻上用白石頭嵌牛頭、屋頂供奉牛頭”。至今,阿壩藏族自治州內(nèi)的嘉(甲)戎藏族,家中供奉的大神還是“牛首人身”。
牛既是神靈,又是祭神的犧牲品。遠在史前時代,原始人就已經(jīng)用牛骨隨葬,這是椎牛祭神之始。商周之后,祭神與征戰(zhàn)同樣重要。《左傳》: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?!碑?dāng)時的最高神靈是祖先及炎帝,祭祀用品就是牛?!柏懀骸H??!薄岸『ァ倥?。”在安陽考古中,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殺牛祭祀的遺跡。 當(dāng)時祭天祭社也用牛,用牛等大牲畜祭祀為大牢或太牢,以羊等小牲畜祭祀為少牢。《禮記·王制》曰:“天子社稷皆太牢,諸侯社稷皆少牢。”
殺牛祭祖儀式一直流傳。民國《昌化縣志》卷一黎族“病不飲藥,但殺牛以禱,以巫為醫(yī),以牛為藥,人牛皆死而后已?!薄尔惤尽っ袼住罚骸巴寥擞H死,既人棺,夜用土巫名‘刀巴’者殺牛羊致祭,親戚男女畢集,以醉為哀?!笨傊?,椎牛祭神,是一種祭祖祭神盛典,又是祭鬼治喪風(fēng)俗,迎合人們祈求福祉、避邪安康的意愿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(guān)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(shè)別系統(tǒng)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(shè)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(shè)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(shè)計要求